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龙南通用机场建设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11月20日 - 2025年11月26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传真):0791-******
******服务中心(方楼)4楼19号窗口
邮编:330000
| 建设名称: | 龙南通用机场建设项目 |
| 建设地点: |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临塘乡、东江镇 |
| 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 |
| 编制单位: | ******有限公司 |
| 项目概况: | 江西省龙南通用机场建设项目位于赣州市龙南市临塘乡、东江镇(场址跑道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14°48'57.84"、北纬24°48'54.19"),总用地面积597.948亩(约398632m2),跑道呈东北-西南向,跑道轴线真向18°-198°,标高335m(1985国家高程)。龙南市位于场址北面直线距离约12km处。本项目属新建工程。机场功能定位为A1类通用机场,飞行区指标为2B。主要服务于发展通用航空事业,主要开展空中游览、短途运输、飞行培训、工农林作业、应急救护、飞机托管等。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飞行区工程、航站区工程、空管工程等主体工程;应急救援和安全保卫设施、服务保障设施、供油工程、进场道路工程、供水、供电、制冷供热、雨水收集与排放等公用及辅助工程;“三废”处理设施等环保工程;机场不包括整机维修、试车功能。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废气防治措施项目废气主要包括飞机燃油尾气、汽车尾气、加油废气及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等无组织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及一氧化碳等。飞机尾气主要采取合理组织机场机队、提高空中管理效率,减少飞机延迟时间、实施连续进近程序等污染防治措施;汽车尾气采取增加电动汽车比例和数量、采用高性能汽油等污染防治措施;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Ⅲ阶段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备用发电机、使用清洁燃料,加注低硫柴油(硫含量≤10mg/kg)等污染防治措施;撬装式加油装置废气采取自封式加油枪、油气回收系统及加强管理等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厂界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9—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2.废水防治措施项目废水主要为维修保养废水、汽车冲洗废水、撬装加油站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等,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动植物油和石油类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其他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采用场区MBR一体化处理(设计处理规模50m3/d),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并同时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相关标准,回用于场区绿化和道路浇洒。3.噪声防治措施项目施工期定期保养施工机械,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使用,减少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确保各施工场所施工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夜间尽量停止噪声大的机械设备施工。项目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来自飞机噪声和地面噪声。飞机噪声据报告书噪声预测结果,龙南通用机场近期2030年目标年预测平均日************医院等敏感点位于LWECPN大于70dB范围内;2050年预测平均日************医院等敏感点位于LWECPN大于70dB范围内。进场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在做好道路路面保养工作及采取限速禁鸣等措施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运营期机场无飞机飞行情况下,项目场区其他地面噪声经隔声及距离衰减后,传至项目场界贡献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周边200m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提出************医院,防止飞机噪声干扰;(2)龙南通用机场和各级规划、环保部门应根据机场的发展规划并参考本报告提出的2050年等值线图联合做好机场附近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严格规定各区域可建设和不可建设的项目,避******************医院跟踪监测,及时采取建筑隔声、设置隔声门窗等措施,减轻飞机起降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4)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隔震措施;日常生产需加强对各设备的维修、保养;场区内及进场道路两侧加强绿化种植树木,以增加噪声传播过程的衰减量;进场道路定期进行路面维护,设置禁止鸣笛及限速标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医疗废物、污油、废机油、废含油劳保用品、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废膜******医院;其他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在危废暂存间,统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固体废物中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收集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更换的废膜由厂家更换回收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项目拟在维修器材库旁内设置一间20m2危废暂存间,最长贮存周期为6个月,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并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的要求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等方面做好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项目固废存放于库房内,不设置露天堆场;选用优质设备和管件并加强管理和维护;根据项目区各功能单元可能泄漏至地面区域的污染物性质和生产单元的构筑方式,将厂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简单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包括废水输送管道、污水处理站、维修车库、危废暂存间、事故应急池、撬装加油区及柴油发电机房)采用至少1.5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环氧树脂内衬防渗等进行防腐防渗处理,简单污染防治区(除上述区域的其他区域)采用一般地面硬化进行防渗。在场地内污水处理站下游设置1处地下水监控井,监控因子为石油类;在撬装加油区周边设置1个表层土壤监测点,监控因子为石油烃。加强日常环境管理,确保防护及防渗设施完好,一旦出现地下水、土壤污染问题,应立刻查找渗漏源,并采取有效补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航空煤油、航空汽油及其废油、废机油等危险物质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生产废水事故排放引发的风险,以及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导致的污染物事故性排放,泄漏事故发生火灾爆炸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为防止泄漏,加强设备、管道的密封性和车间通风,经常检查易造成腐蚀的部位,加强设备预防性维修,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在危险废物的储存区设置导流沟及1个1m3收集池,撬装加油区设置地沟、围堰,厂区内设1个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250m3)。建立事故废水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一旦生产区发生事故时,及时收集事故性排放废水等,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排放;事故应急池设为地下式,便于废水自流入,并保持事故池日常处于空置状态。设置备用电源、风机和水泵等,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立即停产,及时抢修;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7.生态影响减缓措施项目施工期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防治工程施工带来的水土流失。施工区表层熟土施工时剥离,临时堆存,后期用于场区绿化,绿化工程所需植物尽量选用本地物种。避免在鸟类的繁殖季节进行巨大声响、震动等施工。营运期应落实科学划定的空域范围、起飞和降落路线与高度;严格控制飞行时间;加强管理和宣传,防止人为生态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加强人为干扰,规范驱鸟措施;做好鸟情监测工作等措施。 |
| 公众参与情况: | 项目公众参与活动主要采取了网上调查、张贴公示和报纸公示等形式。调查结果为无反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 |